中国伞城’这块金字招牌,其实已经充分展现了崧厦伞业的路径和方向:以‘伞’筑城,以
‘城’扩伞,做中国伞业的集群区和引领者。”国庆长假里,在崧厦镇工业副镇长应维海的办公
室,记者感受到他对伞的情结与执着。这不只是他对崧厦伞业的如数家珍,更是他对“中国伞城
”的激情畅想,“我们崧厦,现处于‘四城’中心枢纽,哪个镇乡能融进绍兴滨海新城和上虞杭
州湾新城、高铁新城、滨江新城‘四位一体’啊?沪杭甬高速、杭甬客运专线横穿镇内,嘉绍大
桥近在咫尺,崧厦已步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了!”
的确,根据崧厦镇总体规划和“十二五”发展目标,其“中国伞城,杭州湾产业带南翼重要配套
服务基地,(百官)中心城区北部组团”的发展战略定位,有理由说并不是一厢情愿的纸上谈兵
——
有一种共识。“中国伞城,情传天地”。这是崧厦伞业抱团取暖参展广交会的统一宣传推介口号
,现在已成为市、镇扶持这片块状经济的行动纲领及政策基础。今后五年,以“建设宜居创业的
现代新型小城市为目标,全面推进新市镇建设”,“特色伞业提前实现超百亿目标,年均增长15%
以上,‘中国伞城’成为国内伞业集群特色最明显的地区之一,‘崧厦伞业’成为伞业行业中最
具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之一……”镇党委书记金山中9月23日在镇党代会的报告中,这样勾画崧厦的
目标。具体到企业,类似天外天伞业集团“五道文华”的企业核心思想也越来越成为不少“伞二
代”的管理理念——“领导厚道,员工地道,同行称道,生财有道,事业得道”。
有一股胆识。大浪淘沙中,崧厦已涌现了“天外天”伞业等境外上市企业,更有“金鼎”、“菲
诺”、“华泰”等龙头企业,或借助科技力量、或运用环保手段、或植入文化理念,转型升级、
差异发展。在“天玮伞业”,记者看到,作为“伞二代”代表的潘伟总经理,虽年仅33岁,但上
海工大毕业后,已与伞打了近10年的交道。说起收购香港一家平面设计公司、改组后作为“天玮
”的境外策划研发中心,年薪50万元另加提成聘用创意总监,他由衷地感叹“值”;谈起为法国
名牌NAUTICA衬衫配套组合伞,为瑞士军刀系列设计形似军刀的伞套,为迪士尼卡通儿童伞而支付
了5年共500多万元的“中国总代理”授权费等等,他流露出底气。
一、伞企业应集约。1300家以上涉伞企业,四五万从业人员,上规模的两三百家,多还是少了?
各自为战还是抱团作战?是小而全还是产业链?重复低档竞争还是细分集聚或委托下单?在土地
、人力、资金等主要生产要素日趋紧张、成本急增的态势下,如何整合共赢、增强可持续性?
二、伞市场要辐射。不多提福建(东石)、广东(桃园)一带制伞业的相对集中和相对中高档的
产品及销售渠道,也不必说不少企业的直接订单加工、来样定制和网络订购而淡化了实体市场,
光是拥有强大国际采购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义乌小商品市场,就有三五百家伞品门市部,其中有近
三分之二出自崧厦。这种“义乌接单,崧厦配件、生产、组装”的模式利乎弊耶?发展趋势将会
怎样?
三、伞文化宜散布。企业要转型升级,伞品要提高附加值,伞城要引领时尚、引导消费等等理念
可嘉。而要真正使崧厦伞在注重功能性、实用性的同时注入观赏性、礼仪性元素,让“穿什么服
装打什么伞”、“不同的场合带不一样的伞”、“伞与汽车配套、与高尔夫同步”等生产和消费
思想不断深入普通消费者之心,还需要由内而外的、出口转内销式的灌输和对接,需要类似“伞
文化节”、“伞旅游”等活动策划和推介。
可采用Betway777:www.kecaiyong.com